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 7年前,在济南的大街小巷仿佛一夜之间就冒出了40多家叫"正章"的洗衣店,这些店的店长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年轻人,当时他们只需交纳很少的一笔费用,便可独立拥有自己的洗衣店,此举使很多年轻人圆了自己的创业梦,一时间"正章"这个品牌和40多家洗衣店背后的投资者名声大噪,这位因此而甘愿损失二百多万元的神秘投资者,便是山东森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范恩军。
2003年,济南森特医院正式开业,这标志着山东有了第一家医院管理类集团公司。范恩军也成为这个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4年,范恩军荣获首届"中国青年创业奖"称号,这是社会和创业者们对范恩军15年创业历程的全面认可。同年,范恩军加入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成为一名创业导师,他要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引领更多的年轻人成功创业。
刘雨馨 记者:这个就是您说的那个导师称号那个证书吗?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对,对 对刘雨馨 记者:您为什么想到要去做这个导师?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现在有好多创业青年呢,他急于渴望去创业,有一些可能是走起来没有目的,或者是没有目标,所以一个创业导师给他进行指导以后,或许能让他走个捷径,不会走更多的弯路。我也是从创业青年走过来的,知道风风雨雨确实不容易。
1989年,年仅19岁的范恩军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只身一人从沂蒙山区来到了济南。这个决定对于第一次走出家门的范恩军来说,意味着他今后的路会充满艰辛和困苦。
宋锦然 记者:刚到济南的时候什么感觉?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感觉这个城市太大了,太好了,你在农村见到的都是黄土土路或者黄土地,来济南以后感觉全是柏油马路,见不到土,可以说感觉特别干净。 宋锦然 记者:就是当时感觉特别新鲜,对吧?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对。 宋锦然 记者:可是新鲜过后呢?有没有那样的感觉就是自己一个人在外跟在家差别特别大?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对,最大的区别是在农村你不用做什么事情,但是可能每天都有饭吃。 宋锦然 记者:那出来以后呢?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但是出来以后,感觉你必须要每天要赚钱,每天要拿钱来吃饭。 宋锦然 记者:所以到了济南新鲜感也过了,你想到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首先第一天就想到赶紧找个工作,快去挣钱去。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就这里。 刘雨馨 记者:这您当时住的地方?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对,就住这里边。原先就哼着放在这里边,我们两个住,太亲切了。 刘雨馨 记者:在这住了多长时间?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住了三年吧。当时这么床就这么放,进门就可以坐在床上。那时候做汽车修理,装卸,就拉铁块装卸。说实话有时候到了月底吃不饱,买馒头吃咸菜,那就不错了已经,能吃馒头就很好了,在我们老家吃煎饼都吃不上。
凭着年轻力壮和不怕吃苦的劲头,半年下来,范恩军有了一点儿积蓄。而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范恩军从此走上了创业之路。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实际我在搬运过程当中看到的广告。 宋锦然 记者:是服装招生广告?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对,然后就去看了看,就开始上业余班。 宋锦然 记者:您当时为什么选择了去学服装?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门槛低啊,应该40天的学习期吧,我学了20天,我感觉这个事我能来做,我能来教课,那就试着自己找学校,找朋友一块帮学校签合同,租下学校来,然后开始招生。 宋锦然 记者:所以您报班学服装的目的就是为了去教别人?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对,我也没选择把他当成一块事业来做,只是为了说白了就是为了生存。 刘雨馨 记者:您当时在这怎么招的生啊?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那就靠贴广告,自己写, 就这个位置。 刘雨馨 记者:贴到电线杆上啊?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对,然后每个胡同要贴多少张,都有数,每个月都贴,那时候唯一的宣传工具就是贴广告。一般一晚上能写五六十份吧,然后去买胶水,开始用面糊到大街小巷去贴,张贴广告。 范恩军的努力没有白费,仅仅几天的时间就有30多个学生报了名。然而,第一堂课下来就几乎把他的梦想砸了个粉碎。
宋锦然 记者:您还记得当时第一次上课时的情景么?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肯定记得很清楚,当时讲的这一块,讲是能讲出来,但是没控制好速度 ,本来两个小时时间,用了一刻钟吧,就全讲完了。 宋锦然 记者:十五分钟就上完第一节课了?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主要是没经验,普通话也说得不好。 宋锦然 记者:您那时候说的什么话?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我们沂蒙山的话,那时候我们扎腰不叫扎腰叫捆腰,那学生一听都笑了,什么叫捆腰啊。 宋锦然 记者:那结果呢?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结果听不懂,他觉得一个是你讲得太快,听不懂,而且那天怎么说给我压力很大,那时候秋天了,有些学生,也是故意的,让我把电扇开开,我真把电扇开开了,那是很尴尬。 宋锦然 记者:您当时什么心情?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那时候真是如果地有缝的话,真是要钻下去。 宋锦然 记者:第一堂课结束之后学生们都什么反应?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第二天就想退学。 宋锦然 记者:那您当时怎么想的?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我当时也想,要是退了的话,我这个事情也就做不下去了,也是经过劝说啊,经过解释啊,勉强第二天开始就比较好了。 宋锦然 记者:您怎么给学生解释的?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坦然面对吧,他们也取得了理解,一个是告诉他我第一次讲课,他们也知道这么年轻能上讲台也已经有勇气了,也不容易。 在讲台上摔了个大跟头的范恩军没有放弃,他白天报名向服装班的老师们请教、学习,甚至将他们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记在笔记本上。晚上再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教给他的学生们。而教课结束后,他再独自一人继续总结、温习、备课。这样下来,一天往往只能睡三四个小时。而范恩军却乐此不疲,为的只是让学生们在学习结束后能称他是一名合格的服装老师。 刘雨馨 记者:这些都是当时您上服装班记的笔记?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对。 宋锦然 记者:您当时都记了些什么?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主要是服装的一些理论的东西,还有一些制图,它的一些要领,当时为了晚上能给学生讲好课,白天吧老师讲的所有的东西记下来,有些甚至是口语化。 刘雨馨 记者:那经过这段积累以后,你在上台讲课时什么样子?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那时候两个小时的时间不够用了,而且把一些流行趋势,包括它的职业特点,包括它的款式等等,讲得很多,就是下了课也不愿意走,再继续聊。 随着服装班规模的不断扩大,范恩军掘到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人纷纷效仿开设服装班时,他却又有了新的想法。
宋锦然 记者:您当时为什么不想再开这个服装培训班了?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因为那时候做的太多了,我还是说这个门槛确实低,我的学生都有些教课去了,所以我不想在这个层面上再去竞争了,所以想着办了一个服装公司。 宋锦然 记者:就用办服装班赚的钱?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对宋锦然 记者:您大概赚了多少钱?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赚多少钱没算,但是最起码比当时上班的来讲的话应该是要高多了。 宋锦然 记者:几万块钱总该有吧?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那没问题。 宋锦然 记者:就这些钱想开起个服装厂也挺不容易的?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那时候慢慢积累下来了,可以说机器都是买的旧设备,都是学生的,有好多是家用缝纫机。 宋锦然 记者:您刚开始做的时候销路是怎么打开的?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开始的时候主要是为个人服务,也有一些银行什么的,给他们做。其实刚开始最低端的 就是做校服,小学生的校服。 宋锦然 记者:当时您自己去联系的学校?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对,应该当时,燕山小学,先给他们做的。 宋锦然 记者:这样就把销路慢慢打开了?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对,那时候因为多吗,一个班级一个班级的做,逐步以后就做衬衣,做西装。 宋锦然 记者:您的服装公司做到最大的时候多少人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反正七八百人吧,整个楼都是服装,生产服装的。 宋锦然 记者:那营业状况呢?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营业状况也得个两三千万,那时候。 二次创业成功的范恩军并没有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他清醒的意识到,服装加工依然是个技术含量低、易被复制的行业。因此,范恩军决定再次创业。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范恩军参与到了社区医疗中,他开始试着将服装公司的一楼、二楼办成了门诊。一年后,小有成就的范恩军开始向着民营医院这个并不被人看好的行业进军。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应该是2001年我基本上可以说什么也没做,我主要出去学习,通过出去学习呢,我感觉医院这个市场下一步是很大,有发展前途,我就把整个楼就做成医院了。 宋锦然 记者:您为什么感觉做医院会有潜力?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医院比较稳定,它从收益上包括服务上,应该比较稳定。 宋锦然 记者:从服装到医院,中间这么大的跨度,我想您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吧?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有,当时实际上我们建设周期正好遇到非典。 宋锦然 记者:非典给您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建设周期太长,然后培训的一些大学生啊,包括学专业的,临床的,还有护理,培训了大约6个多月吧,有些自己就去找别的地方工作了。 宋锦然 记者:资金周转困难再加上人员流动?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其实这一块我们损失了很大的一笔资金。 宋锦然 记者:您当时有没有想过要放弃?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没有,从来没打算放弃,确实很难很难,所有的工程都一半放那里,而且呢 ,我想的特别清楚,下大雨,正好挖的地槽,不是盖的房子吗,全让水给淹了,整个这一块也耽误了很多时间,所以从,那时候又得考虑管理的,人员的问题,培训的问题,设备购买的问题,还有建筑,一系列的问题全压在心头。 宋锦然 记者:那时候肯定连觉都睡不好吧?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应该说我睡眠很好,但是真是睡不着觉。 宋锦然 记者:那您怎么办?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我觉得这个东西,首先不能放弃,做任何东西,一旦放弃以后,你这个队伍,你这个团队,都会受到影响。 宋锦然 记者:您就一个人扛着?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我可能这个性格从小受父母教育有关系,我会自己想办法,求人也好,做什么事情,从来不想让别人看到我的困难的地方。 宋锦然 记者:到最后就成立了现在的森特医院?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对,2002年开始建设,2003年就试营业了,以大专科小综合,以妇产为主。应该是目前济南市,就我们这一类型的医院,唯一的一家有这个妇产执照的,其他的一些社区,120都是全的。 刘雨馨 记者:这边?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对,这边,这边有妇科。这是一个诊室,生产在上边。我们下一步的打算就是近期要做一家纯妇产,妇产科的医院,已经在筹备当中,再一个呢,就是和其他二级城市的医院进行强强联手,在全国做一些连锁机构。 刘雨馨 记者:您算过没有,这是您第几次创业了?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从大的角度来讲第三次创业了。 刘雨馨 记者:那您还有没有信心?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有信心。 刘雨馨 记者:有信心继续创业?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对 没问题的。
39岁,三次成功创业,这样的经历确实令人骄傲又让人羡慕。但在范恩军看来,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就看你会不会抓住。2003年,范恩军投资二百万元,为那些怀揣创业梦想的年轻人创办了40多家正章干洗店,为的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范恩军 山东森特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我觉得有些创业青年心气太高,这是一个,再一个呢,他过高地估计了市场的行情。我认为只要,首先得定位,你得喜欢这个行业,再一个,你要执着,你必须有个好的创业计划书才行。它是一个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创业指导导师的证书,感觉到自己也是从创业开始,应该也算是个回馈社会的一种表现吧,如果那时候有个导师的户啊,或许我成功得更早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