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见证家族洗衣店演进以及历史的《中国洗衣店》(Chinese Laundries: Tickets To Survival On Gold Mountain)一书作者,华裔教授劳思源,日前在芝加哥美洲华裔博物馆举行一场“华裔洗衣店在美国历史上的意义”专题讲座,让上百位中外听众,重回百年前的华裔移民在美国创业的现场。
已经从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退休的教授劳思源在当天的讲座中,以童年经历谈起,介绍了20世纪早期华裔洗衣店的历史,反映了早期华裔移民的奋斗历程。
劳思源提到,他的家族百年前从广州到乔治亚州定居,在当时华人稀少的美国南方开设洗衣店,辛酸故事无数。
劳思源的父母1928年移民到美国乔治亚州的玛康市(Macon),当时父母为了谋生,开了洗衣店,一开就是30年,之后才移居到旧金山。此外,他也提到,早期华裔洗衣店几乎是每周工作六天,在当时种族隔离的社会氛围下,华裔不仅同主流社会交流甚少,而且华裔群体彼此也不太来往。
劳思源说,早期华裔移民为了下一代拥有更美好的将来,远渡重洋到美国寻找更好的环境与机会,他表示,因为祖先们的努力,的确让他们的后裔改善了生活,现在不必再以洗衣店为生。他强调,尽管目前华人经营洗衣店的盛况不再,但华裔洗衣店的这个时代故事,可以说是华裔移民在美国发展的最佳历史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