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干洗联合网 >> 洗染天地 >> 域外采风 >> 正文 2012年12月22日 星期 

  华裔先民美国打拼 一具铁熨斗忆百年华人洗衣业         

华裔先民美国打拼 一具铁熨斗忆百年华人洗衣业
[ 作者:佚名    转贴自:Internet    点击数:2435    更新时间:2008-5-18    文章录入:admin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圣地亚哥中华会馆前主席徐惠宝家中,精心保存着一具百余年历史的铁熨斗。这是当地老侨谭氏家族后人送给她的纪念品,也是反映早年华人洗衣业的珍贵文物。

  手工洗衣业与餐饮业曾是华裔先民在美国艰苦打拼的象征。据史料记载,在百余年前的北美洲各地华埠,开一家小规模的洗衣店只要投资75美元。初来乍到的华人只要购置一个烘炉、一只大木盆、几把铁熨斗,再租一处后院宽敞、能晾干衣服的房子,就可以挂牌做生意。

  这种不要求通晓英语、又不需要特殊技能的行业,曾经养活数不清的华裔新移民。1853年《纽约画报》的一幅素描插图上,可以看到当年洗衣店运作的概貌:左侧的男人正在熨烫洗好的衣服,中间的一人正在缝补衣服上稍有破损之处,右侧的一人显然是“跑街”的学徒,正准备将洗好的衣服送回顾客手中。

  手工洗衣利润低微,华人为赚钱养家,就必须不分昼夜拼命洗、晾、浆、熨。通常洗衣工场与卧室仅一墙之隔,年幼的第二代就在热气蒸腾、皂水长流的环境中成长,课余还要帮忙折叠衣服、打扫卫生。

  但以此谋生的华人,还是不能被当时种族主义甚嚣尘上的主流社会接受。凡有华人聚居的州、市,都曾制订针对华人洗衣业的法规,以征收苛捐杂税、多方设限等手段排挤。1925年,一位结束留学美国准备搭船返乡的中国学生,怀着悲愤心情写下日后广为传诵的《洗衣歌》。这位青年就是中国文豪闻一多(1899-1946)。

  “年去年来一滴思乡的泪,半夜三更一盏洗衣的灯”,闻一多的诗句反映先民生活的艰困,也激励着莘莘学子发愤攻读,提升华人社会地位。当年纽约华人洗衣业联合会(简称“衣联”)的英文秘书、老侨子弟唐明照就是这样一位有志青年,他后来投身中国外交界,最终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

  珍藏百年铁熨斗的女律师徐惠宝表示,她要让老一辈的创业史代代相传。在她开办的“圣地亚哥中文学校”,学童们都见过这具熨斗与其它先侨遗物,对这些遗物背后的故事都不陌生。(李大明)


  • 上一篇文章: 美国华裔教授举办讲座 重温华裔洗衣店奋斗轨迹

  • 下一篇文章:他乡故事:我在加拿大买“毒巢”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四川飞洁洗涤设备制造有限…[542]

  • 轻轻松松洗好LV[748]

  • [河北邢台]十年干洗经验,…[876]

  • [上海]转让干洗店[1432]

  • 德国卡柏全封闭全自动四氯…[1691]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2011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洗染…[1264]

  • LV包包,你到底是真还是假…[2263]

  • [昆山]高薪诚聘洗衣加盟策…[2108]

  • 象王洗衣莲花店诚聘店长/洗…[2209]

  • 上海冰马洗衣服务公司-201…[1855]

  •  
     相 关 文 章
  • 美国GEP干洗店换老板送洗衣…[1555]

  • 在美国维权惨落连环陷阱[2088]

  • 美国人消费行为改变:洗衣…[807]

  • 节水节能环保成趋势洗衣业…[791]

  • [深圳]美国力科示波器6000…[653]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 2000 - 2012 中国干洗联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