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入梅两天,天气就闷热难挡。蚊虫好像一夜集体“出笼”,半夜打响人蚊大战;衣服怎么晾晒都干不透;买来不久的家具好像会“出汗”,甲醛“喷发”。
蚊虫一夜“出笼”
家住真北路的黄小姐住在15楼。17日晚,她睡到深夜,黑暗中被腿脚处的一阵奇痒痒醒,开灯只见腿上被蚊子咬出了八九个肿块,几只肚子鼓鼓的蚊子还在一旁飞来飞去。这一晚,她起起睡睡三次,用电蚊拍打死了18只蚊子,一夜没睡好。“奇怪,前几天都很太平,怎么一夜间那么多蚊子‘出笼’?”后来,她和同事一交流,都说那晚的蚊子是一下子多出来的。
她发现,蚊子被“激活”,显然和闷热天气有关,是梅雨把蚊子熏出来了。
上海市疾控中心病媒科的专家徐仁权介绍,每年6月至7月上旬是蚊虫大量滋生的时段,加上最近闷热潮湿,大量出现蚊虫在情理之中。但黄小姐纳闷:“我家在15楼,蚊子能飞到那么高的地方吗?”徐先生介绍,蚊子的飞行高度一般只有两三米,不可能从窗外直接入户,最大的可能是搭载电梯进入楼道,再通过房门进入居民家。蚊子的发育过程分为卵、幼虫(孑孓)、蛹和成蚊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都需在水中,“可见积水对蚊子是多么重要”,所以防蚊虫的关键要点是擦干屋内一切积水,甚至阳台盆花底盘中的滴水。
烘衣服务“暂无”
尽管气象部门宣布17日入梅只有3天,但实际上气候闷热已维持多日了。家住国权北路的张女士抱怨,洗的衣服天天晒不干,晾在阳台几天,依旧潮潮的,穿在身上很不舒服。她舍不得开空调“抽湿”,想到附近干洗店内将衣服烘干,连问几家,都没有此类服务。她觉得,如果洗衣店能在梅雨季节推出烘衣服务,生意应当不错。
但据了解,洗衣店大都不提供烘衣服务。记者向东新路80号象王洗衣店咨询,工作人员说,他们提供的是连洗带烫带烘干服务,不独立提供烘干服务,“电脑打印的单子中没有这一单项,也无法收费”。位于镇坪路70号的上海正章洗染店工作人员则表示:“没听说哪家店单独提供烘干服务的”。
家具也会“中暑”
家住东诸安浜路的童先生反映,他家住3楼, 两个月前他买了一套板式家具,经常开窗透气,甲醛和油漆味道已挥发得差不多,这两天天气潮湿,那股甲醛味道竟去而复返“变本加厉”,“熏得我没办法呆在屋内”。
记者从市消保委了解到,在潮湿闷热的气候中,家具也会容易返潮甚至“中暑”。如今甲醛作为黏合剂普遍用于人造板夹层中,通常需要8至15年才能彻底挥发掉,而当气温超过28℃,空气湿度超过45%时,高温和潮湿两大诱因可使家具患上“中暑症”,不仅板材易膨胀损坏,还会加剧板材中隐匿的有害气体挥发,甲醛释放的浓度甚至会猛增100%以上。
对此,梅雨季节在室内放置一些吸潮、防潮装置外,祛除甲醛等异味的炭包、绿化、通风等也不要忽视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