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业内人士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透露称,“大部分干洗店的干洗机只是摆设,干洗店用于清洁衣物的洗涤剂——干洗油,其实是反复利用的‘老汤’。”每个人都有干洗衣物的经历,但是干洗店的洗衣模式却很少有人问津。
“干洗机买来后,除了测试时开了一下,以后都只是摆设了。”在北京开了2年小型干洗店的王先生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大部分小型干洗店内的干洗机都只是放在店内充当摆设,目的是让洗衣服的顾客看到店内有干洗机。所谓的干洗,其实就是用家用全自动洗衣机水洗。“重要的是熨烫。”他解释,如果熨烫得不平整、有皱褶,顾客就容易发现问题,所以水洗后的衣服一般都会精心熨烫,以免被顾客察觉。
对于为何闲置设备不用,而用水洗来欺骗消费者,王先生承认是为了省钱。据他介绍,一台达到环保要求的国产洗衣机要二三十万元,进口的则要上百万元。而且干洗需要买干洗油,相比较而言,水洗则会便宜很多。
事实上,早在2007年7月1日,商务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就联合出台了《洗染业管理办法》。根据《办法》要求,以“水洗”、“单烫”冒充干洗等欺骗行为,将由相关监管部门对洗染店重罚3万元。
对于上述规定,王先生则认为,以水洗冒充干洗的一般都是小型干洗店,如果被监督部门发现,他们大都会选择关门不干,换个地方“另起炉灶”。
小型干洗店存在的问题,能否代表所有干洗店都在弄虚作假呢?王先生称,大型干洗店可能不会像小型干洗店那样直接用水洗,但是为了节省开支,会在干洗油上做手脚,也就是反复使用洗涤剂——干洗油,业内人士称之为“老汤”。
随后,记者以加盟商的身份来到北京市宣武区某干洗加盟店,在样品干洗机前,三个油箱内放着浅中黑三种颜色的干洗油。当记者问及干洗油应多久蒸馏一次时,一位店员回答说,一般两个月一次,“我们店里是样品机不常用,深色的这个油已经半年没净化了。”
在该干洗店内,忙碌的干洗机内正搅着一堆深色衣物,三个油箱内第一个油色透明,第二个油色较浅,第三个油色几乎呈深褐色。据店员介绍,不同颜色的衣物会被扔进不同的油箱中,油箱里的油都是反复使用过的。店员平静地说:“这样洗出来的衣服外行人根本看不出来。”而记者在武汉、长沙、济南等多个大中城市了解到,用老汤洗衣的现象普遍存在。
“使用时间较长的干洗油会由透明油状变成黑色的糊状物质,从健康角度来讲,这些黑油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北京市洗染行业协会秘书长汪学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2007年,商务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公布了《洗染业管理办法》,但其中只有规定和要求,且处罚规定都比较宽泛和模糊,没有一个强制性的标准。业内不少专家因此呼吁,应加大对干洗行业违规企业的惩处力度,还广大消费者一个安全、透明的市场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