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连锁经营发展规划国内贸易部 |
热
|
|
全国连锁经营发展规划国内贸易部 |
[
作者:admin 转贴自:Internet 点击数:1968 更新时间:2001-5-18 文章录入:admin
]
|
|
连锁经营是指流通领域行业中若干同业店铺,以共同进货或授与特许权等方式联结起来,实现服务
标准化,经营专业化,管理规范化,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连锁经营对改
变我国传统的商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调整商业结构,提高商业组织化程度,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实现我国流通的现代化,促进生产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带有方
向性的一项重大改变。为使我国连锁经营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我国连锁经营的现状及问题
连锁经营已在我国沿海城市兴起,据初步了解,目前我国现有连锁企业150多家,各种类型的连锁门
店2500多个,年销售额约30亿元。按业态分类,目前我国连锁店有以下七种类型:一是超市连锁店,主
要经营蔬菜、食品、副食品、日用小百货、冷热饮;二是便民连锁店,店铺多设在居民住宅区,营业时
间较长,主要经营粮油制品、副食品、冷热饮;三是精品专卖连锁店,主要经营国内外名品,如服装、
钟表、黄金饰品等;四是大型百货连锁店,主要经营百货类,营业面积均在万平方米以上;五是生产资
料连锁店,主要经营汽车及配件、建材、五金工具等;六是快餐连锁店,主要提供标准化、系列化、大
众化的餐饮服务;七是服务连锁店,包括旅馆、彩扩、洗染、家庭服务等行业。从所有制形式看,目前
仍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但其他所有制形式的连锁店也有很大发展。在发展连锁经营中,各地呈现出多
样化的发展特点,一是通过改造老企业、旧网点、转换经营机制发展连锁店;二是依托大企业(集团)
发展连锁;三是走新建的路子,开发和发展连锁超市;四是合资合作发展连锁快餐店。
我国连锁商业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体制制约,连锁经营跨区难,统一难。二是资金紧缺,
网点少,货款困难,利息负担重,规范效益难以发挥。三是缺乏规范,管理水平跟不上。四是手段落
后,现代化水平低。五是法规不健全,无法可依。目前,我国商业企业电子化程度低,通讯设施不发
达。城市交通状况不好,运输手段落后,给集中供货带来困难。条形码尚未普遍实行,有的虽配有可识
别条形码的电脑收银机,也不能发挥作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连锁经营的统一运作。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从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商品包装、交通运输及计算机管理等方面看,发展连锁
经营的条件在一些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大中城市已初步具备,但又要看到发展连锁商业还有不少制约
因素和困难。为此,既要抓住机遇,勇于实践,积极进行试点,又要循序渐进,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
开,防止一哄而起,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连锁经营路子。
发展我国连锁经营的基本原则是:
(一)坚持标准化、规范化,使我国的连锁经营一起步就与国际接轨,按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二)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能不顾条件盲目刮风,一哄而上。
(三)既要打破部门、地区、行业界限,又要注意协调各方面的利益,照顾原有既得利益不受损害,并
能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有所增加。
(四)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尽量做到为民、便民、利民、投资少、见效快、形成规模效
益。
三、发展规划和任务
(一)发展规划
今明两年,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进行试点。到1995年底,全国实行连锁经营的企业
要达到300家左右,店铺数量6000个,年销售额可达80亿元,约占当年社会商品零售额的千分之五。
“九五”期间即1996年?000年,在有条件地区连锁经营要逐步从试点向面上推开,同时在区域性连
锁网络初步形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跨地区的连锁公司。到2000年,连锁企业发展到1500家,各种形
式的连锁店铺达60000个,连锁经营的销售额约1200亿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5%左右。在全国要有
一些跨地区的大型连锁商业公司,在发展经济、调控市场,丰富人民生活方面起重要作用。
(二)发展任务
1.目前主要发展以经营食品、副食品和日用消费品为主的超市和便民连锁店,同时要发展与居民生活密
切相关的快餐、洗染业和其他服务业连锁经营。
2.连锁经营的形式,按国际通行的划分方法,包括直营连锁(正规连锁)、特许连锁和自由连锁。根据
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体制的条件,现阶段发展连锁经营应采取多种形式,分层次地推进。直营连
锁、特许连锁和自由连锁都可以进行试点。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行业特点,由企业选定连锁形式。
允许各种连锁形式互相交叉,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连锁形式。
3.在连锁区域上,近期应以发展区域性连锁形式为主,可以在一个城市的区、一个市、一个省范围内建
立起连锁经营组织,或在跨省的经济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内实现。对于少数行业,可以根
据需要组建一部分全国性的连锁经营组织,可先在黄金饰品、名酒、家用电器等行业和有比较大的经济
实力的全国性集团公司中试行,待取得经验和具体条件后,再逐步发展为全国性连锁集团。
4.鼓励有特色的行业走出国门,发展国际性的连锁经营组织,在试点阶段先从国内餐饮业、服务业的历
史名店、老店、特色店选择3?家试行国际性连锁经营。
5.实行企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与国家重点扶持引导相结合的方针。连锁经营是一种企业联合行为,应
更多地依托企业的力量,由企业自主地实行连锁经营。同时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和政策上的支持,鼓励
优势企业和大型企业以及企业集团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兼并劣势企业,或者通过联营、入股、租赁等方
式,打破行政隶属关系、所有制等方面限制,发展自由连锁和特许连锁。
6.发展多种类型的产销连锁经营,发挥生产与流通结合的优势。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科工贸结合、工农
商一体的组织,实行跨部门、跨地区的连锁经营。
四、发展连锁经营的措施
(一)加强连锁店的规范化管理
进行连锁经营试点,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又要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现阶段的规范化是指几个
“统一”,包括统一店名、统一店貌、统一采购、统一进货、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统一服
务、统一培训、统一广告、统一信息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统一核算(指直营连锁)、统一进货、统一
配送和统一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体标准,实行规范化管理。
(二)发展配送中心
1.有条件的连锁企业可以自建配送中心,在建店初期,可先将原有的物流设施和装备进行改造,为连锁
店进行配送活动。待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后,再注入资金,促成规范化配送中心的实现。
2.改造批发企业发展配送中心。对于实力雄厚、集散能力强、信誉良好的批发企业可以改造成连锁店的
总部。组建以批发企业为龙头,包括若干零售企业在内的连锁企业。使之切实承担指导店铺经营、及时
提供信息、合理配送货物等多种职能。对于部分实力较弱,不具备充当龙头条件的批发企业,可在原有
仓储运输设施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再增加一些先进的配送设施,拓宽业务范围,满足多种需求,从单
一的储运向全方位多功能,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为一体的配送中心转变。
(三)加快连锁商业硬件和软件的开发和运用
连锁商业的发展,是与现代科技发展密不可分的。要广泛应用计算机、通讯等信息技术,包括条形
码管理系统、销售时点管理(POS)系统、商业信息网络等硬件设备和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连锁企业财
务管理、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技术含量,加快电子计算机、条形码等硬件设施的开发和运用,争取到
2000年连锁商业中的计算机普及率达到50%左右,条形码管理系统要逐步普及。今年,商业科技贷款重点
扶植连锁店发展,以支持连锁商业的现代化,提高流通效率。
(四)加强人才培训
搞好人才培训,尽快提高人员素质,是发展连锁经营的先决条件。要制订培训规划,采取各种形
式、各种渠道,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举办培训班,组织出国考察,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如书刊、电视、报
纸、电台,普及连锁知识。要求连锁企业的经营和主要管理人员,了解和掌握连锁经营的基本理论和技
能。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推动连锁经营发展。要根据连锁经营发展的需
要,组建全国性的连锁店行业自律组织,有条件的城市也可成立地方性连锁店协会,以便同各国和国际
连锁协会建立起联系,沟通信息,培训人才,协调关系,成为沟通政府与企业的桥梁。
(五)完善连锁经营法规
抓紧制定连锁经营的法规和服务规范,努力同国际惯例接轨,做到有法可依。结合我国的实际情
况,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尽快制定商业连锁经营标准、管理条例等法规。除了国家立法以外,地方也可
以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相应的法规、条例,逐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连锁经营法规。
(六)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连锁经营不仅是一种先进的经营方式,也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现代企业制度。在发展连锁
经营中,要深化企业改革,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把企业的内部改革同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进行,真
正建立起产权关系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工、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七)政策扶持,推进连锁经营发展
为了推动连锁经营试点工作的开展,在连锁商业发展初期,各级政府应在资金、税负、网点用房、
经营专营商品、简化工商登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探索中外合资合作
发展连锁店的路子,支持我国连锁企业走出国门,发展跨国经营,推进连锁经营的发展。
|
|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