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彭女士的一件棉衣拿到附近的一家洗衣店干洗。衣服洗好去拿的时候,却发现棉衣的内里没有了。洗衣店老板认为收衣服的时候,清单上没有注明衣服有内里,那当时衣服肯定就没有内里。“虽然账单上没有注明衣服有内里,但是账单上对这件衣服的描述明明写着是件棉外套,如果我这件衣服送去洗的时候没有内里,顶多只能算件风衣,怎么会写成是件棉外套呢?”彭女士致电商报维权热线85188518寻求帮助。
5月2日,彭女士把家中冬天穿的几件衣服送到家附近复兴路上的象王洗衣店干洗。一共5件衣服,其中一件棉衣是可以脱卸的,价值2000多元。洗衣店清点了5件衣服及配件后,列出了衣物清单并给彭女士报了价格。“他们告诉我一共185元,我给了30元的抵用券,剩下的155元是刷卡的,账单上显示的是155元。”因为急着带孩子去理发,彭女士付钱后拿了账单就匆匆出了店门。
第二天去拿衣服的时候,彭女士发现那件可以脱卸的棉衣内里没有了。洗衣店老板在店内找了一遍并没有发现彭女士说的内里,在看了账单之后,认为这件衣服拿来的时候就应该没有内里的,如果有的话应该会注明。并指出,账单上这件衣服的干洗价格是25元,如果当时是件棉衣怎么会只收25元呢?彭女士表示当时付钱的时候有一张30元的抵用券,因为几件衣服的账单是打在一起的,这件棉衣在账单上又是列在最后一件,所以很可能30元抵用券是从这件衣服的价格上扣除的,实际干洗价格应该是55元。但是洗衣店老板认为如果彭女士当时用抵用券,会打在账单上的,不会没有显示。随后几天,彭女士为此事多次去洗衣店理论,但都没有结果。
记者查看了洗衣店开给彭女士的洗衣账单,上面并没有显示抵用卷的信息。彭女士的这件棉衣在账单上显示的是“棉外套”,旁边还注明“腰带”和“袖带”,干洗价格为25元。彭女士说,当时的确给了30元的抵用券,但是账单上没有显示。因为急着带孩子去理发,所以她并没有在意。就算先撇开价格不谈,彭女士认为这件棉衣拆掉内里,就是一件风衣。如果当时拿去洗衣店的时候就没有内里,账单上应该写“风衣”或者“单衣”才对,怎么会是“棉外套”呢?彭女士觉得,洗衣店很可能是把内里洗坏了,为了避免赔偿就借口没有收内里。
对于彭女士的疑问,象王洗衣店郭老板解释说,彭女士的这件棉衣拿来干洗的时候如果有内里,他们肯定会在账单上注明有内里。而且店里单衣的干洗价格为25元—35元,棉衣的干洗价格为30元—40元,“当时干洗费算25元,就是按照这件衣服是单衣来算的。”关于彭女士是否曾使用抵价券的问题,郭老板认为如果彭女士用了抵价券,账单上不会没有记录。就算加上抵价券,店里也没有55元的棉衣干洗价格。
但是为什么清单上会显示彭女士的这件衣服为“棉外套”呢?郭老板说,因为当时发现这件衣服是可以加内里的,所以就打了一个“棉外套”上去。并表示,自己的洗衣店开了快1年了,从来没有出现过顾客投诉问题,自己做干洗也已经有7年了,普通的衣服是不会洗坏的。“这事现在谁也说不清楚,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彭女士肯定也坚持她自己的看法。如果店里有摄像头就好了,看来以后得装一个。”郭老板说。
下城区消费者协会国副秘书长表示,在没有其他证据可以证明当时的情况时,洗衣店出具的清单就是唯一凭证,洗衣店有责任按照清单将洗好的衣服还给消费者。洗衣店在列清单时一定要准确详细,消费者在签收账单之前也要确定清单有无遗漏和差错,如果有需要及时和店家说明。这样才能保证双方的利益不会受到侵害。
|